安顺-班尖大伯公-邦咯岛一路向北

说到安顺,不得不提安顺斜塔。适逢安顺补选,刚好我有一篇到安顺的游记还没写上,连带补选热潮送上关于安顺斜塔的资料。(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安順斜塔(马来语:Menara Jam Condong Teluk Intan,英语:Leaning Tower of Teluk Intan)位於馬來西亞霹靂州安順市市中心的亞昌街(Jalan Ah Cheong;以斜塔設計師梁景昌命名)。是安順市的地標,是由安顺著名慈善家、商人兼建筑师梁景昌在1885年所建,樓高25.5米,共有3層樓高。是座中國式的塔。由於斜塔上放置一座大鐘,所以被當地人稱為大鐘樓,斜塔四周已被市政局作为斜塔广场,每逢任何庆典都会在这里举办。順斜塔原是作为畜水塔之用,斜塔頂樓有個大蓄水池,為當地人供應自來水。斜塔傾斜的原因是因為1889年至1895年間,霹靂河河水氾濫,土壤長期浸水變得鬆軟,使斜塔逐漸往市鎮街傾斜,並深陷土壤中,至此,就成為今日的模樣,也不再做儲水的用途。在二次大戰前,英國殖民政府曾想把斜塔推到,但因為當地的群眾反對而作罷。在日軍入侵馬來亞時,日軍把它作為探刺軍情的瞭望台。現在,安順斜塔上以裝了一座大鐘,成為一座鐘樓,也成為當地的地標,當地的地方議會更允許遊客進入塔內,親身體驗斜塔的傾斜度。安順斜塔樓外觀看起來像是擁有8層樓,實際上,裡面只有3層樓,每層樓高5米,共有110級階梯直達樓上。塔內每層都有一道寬6尺寬的走廊,遊客可到走廊欣賞安順市的景色。斜塔因由當地華裔設計和建造,因此深具中華韻味,表現出中華文化深耕在馬來西亞土地的現象。目前,安順斜塔已被列為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院管理的古蹟,斜塔的前地也被建造成一座廣場。

参观完斜塔后我们便到附近闻名的饼家买出名的安顺香饼,然后就往邦咯岛方向前进。沿途我们一直注意班尖的路上,为的就是寻找一个叫做“大伯公” 的庙宇,听不少人说起这庙建起一排高大神像面对大海,神像宏观精美而且风景宜人。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左拐右转,让我们找到这个地点相对隐秘的庙宇。一群朋友们像小孩般跳起来拍照玩得不亦乐乎,然后,我们就继续往我们的目的地邦咯岛进发。

123-跳

123-跳

节奏不对,乱成一团

节奏不对,乱成一团

全女班完美一跳

全女班完美一跳

哎呀,节奏还是不对!

哎呀,节奏还是不对!

无意发现的教堂

无意发现的教堂

安顺斜塔

安顺斜塔

班尖大伯公的红树林景色

班尖大伯公的红树林景色

安顺斜塔大门

安顺斜塔大门

一起跳

一起跳

About pinpin322

i love travel,diving and use camera record my life. Life is follow what your deep feeling, life is explore everywhere,land and ocean. My Life is......... pin.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comment